|
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
一、焊前准备
1、焊条烘干 焊前对焊条烘干的目的是去除受潮焊条中的水分,减少熔池和焊缝中的氢,以防止产生气孔和冷裂纹。
2、焊前清理 是指焊前对接头坡口及其附近的表面被油、锈、漆和水等污染的清除。
3、预热 是指焊前对焊件整体或局部进行适当加热的工艺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减小接头焊后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淬硬组织和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
二、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的总称,叫焊接工艺参数。焊条电弧焊的工艺参数包括: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热输入等。如焊接电流:若电流过大,焊条后部发红,药皮失效或脱落,保护效果变差,造成气孔和飞溅,出现焊缝咬边、烧穿等缺陷;若电流过小,则电弧不稳,易造成未焊透、未熔合、气孔或夹渣等缺陷。
三、焊条电弧焊的操作技术
1、引弧 是将焊条端部在靠近开始焊接的部位引燃电弧。常用的引弧方法有划擦法和轻击法。
2、运条 焊接时,通过正确运条可以控制焊接熔池的形状和尺寸,从而获得良好的熔合和焊缝成形。运条的三个基本动作,即前进动作,横摆动作和送进动作。
3、收弧 焊接结束时,若立即断弧则在焊缝终端形成弧坑,降低接头强度,产生裂纹,还引起应力集中。常用的收弧方法有画圈收弧法,回焊收弧法和反复引弧法。
四、后热与焊后热处理
1、后热 焊后立即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和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称后热。后热的主要目的是使扩散氢从焊缝中逸出,从而防止产生氢裂纹。 2、焊后热处理 焊后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称焊后热处理。对于易产生脆性破坏和延迟裂纹的重要结构,尺寸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结构,有应力腐蚀的结构都应考虑焊后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